作为舆论宣传主阵地、网络视听新形态和视听产业主引擎,短视频实现全面快速发展,其内容专业化精品化成为主流,平台融合化智能化转型加快,细分用户市场竞争激烈,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,协同共治取得显著成效。
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回落。近年来,短视频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,用户增速却在持续放缓。直至2024年上半年,用户规模出现回落。截至2024年12月,我国短视频用户数为10.40亿人,较2023年12月减少1300万人;用户使用率也从96.40%回落至93.80%。这表明,以往由用户规模持续扩张带来的发展红利已经消退,短视频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拐点。未来,持续深耕存量用户,提供细分差异化服务,提升用户黏性,将成为短视频行业竞争的焦点。
短视频用户结构发生变化。伴随着用户增速的衰退,短视频用户结构也正迎来新的变化,“一老一小”成为短视频用户的新增主力。CNNIC第54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2024年上半年,我国新增网民742万人,其中10~19岁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%,50岁以上“银发族”占新增网民的36%,短视频成为新增网民“触网”首要应用。同时,从使用频率和习惯来看,短视频已深度浸入少年儿童的生活中,成为少年儿童学习、社交、消费、娱乐的重要工具。
政策引导短视频精品创作持续繁荣,泛知识、泛文化类短视频供需两旺。广电视听主管部门加大对短视频的扶持引导和推优展播,涌现出《亿缕阳光》《国风遇见亚运》《梦想种子飞天路》等短视频精品力作。
微短剧精品化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流。广电总局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”创作计划发布后,各地广电、文旅部门积极响应,北京、上海、湖南、山东等地纷纷推出支持政策,助力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通过奖励资金,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微短剧团队创作;二是发布各类主题创作计划作为项目牵引,加强资源统筹和衔接,为微短剧作品搭建发布平台;三是建设微短剧制作基地,为内容创作提供。政策驱动下,微短剧行业掀起精品化创作、高质量发展的热潮。截至2025年3月,共有六批次241部作品入选创作计划,涌现出《你的岛屿已抵达》《一梦枕星河》《三星堆:未来启示录》等微短剧精品力作。
短视频平台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。主要短视频平台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业务,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短视频内容制作、搜索、传播和翻译等各领域各环节。例如,快手推出自研文生图大模型“可图”和视频生成大模型“可灵”,抖音上线方言自动翻译功能,哔哩哔哩发布了AI视频创作工具“必剪Studio”。
短视频电商蓬勃发展,消费转化率不断提升。2024年,主要短视频平台不断优化迭代拉新促活的各项举措,加强对品牌商家、达人和产业的扶持政策,通过流量奖励和营销活动等手段,带动短视频电商大幅增长。2024年快手电商商品交易总额(GMV)同比增长17.3%,达1.39万亿元。《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(2025)》显示,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刺激消费的“催化剂”,在带动网上零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近一半受访者因观看短视频、直播而买过商品。
短视频广告转型升级,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新路。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广告主、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依靠创意编排和精致制作吸引用户关注,培养用户忠诚度,进而将流量转化成销量;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、超高清、扩展现实(XR)虚拟现实(VR)、混合现实(MR)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驱动广告产业链的优化重构,技术密集型广告业务已占到广告总量的近六成。同时,公益广告类短视频日益发展繁荣,涌现出《鼓舞中华》《中国道路》等一大批精品力作。
短视频带动地方文旅频频出圈,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。短视频已成为用户与地方文旅的互动“留言板”和云游“种草机”。用户跟着文旅类短视频博主快速体验一个城市的地方文化、历史底蕴和美景美食,用户的旅游兴趣与意向被激发,实现线上短视频用户到线下打卡游客的转化。2024年,哈尔滨冰雪和甘肃的天水麻辣烫等因短视频助推而火爆,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消费增长。